摘要:google>雅虎>百度然后就是雅虎,大概过了7、8才收录的。前期,google>雅虎>百度。到这个阶段我的站搜索引擎更新速度是:百度>google>雅虎>搜狗>搜搜前期google>雅虎>百度到后面百度收录增加了,就变比雅虎多了。到后期google>百度>雅虎>搜狗>搜搜
身为互联网领域的初创者,深切感受到国内外项目复制现象极为普遍。在信息多元化的环境下,许多中国虚拟企业纷纷效仿国外知名商业案例,如校内网对标Facebook、阿里妈妈参照AdBrite等。在建立Digg类型网站过程中,笔者亦受到Digg.com启示并进行模仿与改良,创建出同类网站。
Google收录速度之快
创办本款Digg类型的网站过程中,我深刻体验到了谷歌快速的收录能力。网站搭建完成之后,我们并未进行搜索引擎提交,而是专注于丰富网站内容。因此,我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发现,谷歌竟然已成功收录了数十条信息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我曾遇到过谷歌收录时间最短的一次案例——仅仅花费了3至4小时的时间,便实现了收录。此站点为英文网站百度收录规律,仅在提交后等待了不到8小时,即确认其在四小时前就已被收录。如此惊人的速度,令我倍感惊喜与满意。
百度的突然友好
经过八月十三日事件后某周三起,百度对本站变化显得格外友好。百度快照每日自动扫描本站内容,且新页面不断被添加进目录中。由27至30日期间,站点收录量已显著增加。部分关键字排名亦有所上升,原先居于第二或第三页之关键字纷纷晋级至首页甚至前排位置。有时检索此类相关词汇,首页竟排列我站点两至三条信息,令我倍受鼓舞与振奋。
搜狗的慢速更新
相较而言,搜狗的更新节奏稍显滞缓,尚未令我产生特别紧迫之感。作为一个并非时刻紧密关注搜狗的用户,我发现其更新频率相较百度显得缓慢,往往间隔一段时间才会有所更新,即便其每次更新带来的内容似乎略胜过百度。通常来说,各大搜索引擎在网站收录量上,谷歌始终占据优势地位,我的网站亦然,呈现出与之相符的发展态势。
雅虎的扫描与收录
关于雅虎搜索引擎,其行为方式颇具独特性。尽管日复一日地对我站进行检索,然而,收录量始终未能达到理想值。目前,雅虎的收录比例仅为百度的不到三分之一。相较之下,虽然Google的收录量高于百度,但仅有少量流量来源自百度,约占据百度总流量的1%。
百度流量之谜
在我国互联网领域,百度与谷歌占据了约3:1的市场份额。然而百度收录规律,笔者发现自己的网站存在意外情况,即从百度引入的流量远高于谷歌。经过分析,这个现象可能与其网站性质相关。虽然该站规模较小,仅包括400篇文章,但每篇文章均能吸引约四位访客,这主要归功于人工更新及原创内容的策略。
人肉更新的优势
尽管人力更新存在辛劳,但是为我们赢得的优势却是无法比拟的。某位友人的网站被百度收录高达150,000页,日均访问量却仅在8000至10,000之间,平均每个页面仅贡献一次点击率。而反观我的网站,尽管收录数量相对较少,却能吸引大量用户访问,无形中体现出人力更新的价值所在和原创内容的必要性。